10月27日,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泰美宝法肿瘤医院院长于保法教授应邀到河南大学纳米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进行学术交流,寻求技术合作。
河南大学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学科门类齐全、专业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河南大学创立于1912年,是一所拥有文、史、哲、理、工、医、教育、艺术等多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有40个学院(教研部),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5万余人、教职工4800余人,教师中有院士、学部委员9人,长江学者、国家杰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国家级领军人才45人。113年来,学校恪守“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形成“团结、勤奋、严谨、朴实”的校风。
于保法教授以《自纳米诱导肿瘤疫苗治疗实体瘤》为题,向与会专家详细介绍了泰美宝法肿瘤医院的发展历程、治癌理念、核心技术、对外合作交流等,重点讲解了专利技术“缓释库”疗法的机理及在癌症防治方面的创新研究,“缓释库”疗法是在CT、B超或内镜的引导下,将缓释制剂、化疗药物、免疫佐剂组成的抗癌复方药物,直接经皮注射到肿瘤内并镶嵌在瘤体内,药物持续2周作用于肿瘤,使肿瘤细胞变性坏死、病灶缩小,既避免了药物对全身的毒副作用,又达到消灭肿瘤的目的;同时在免疫佐剂的协助下,激活机体的系统性免疫反应,从而起到清除复发或转移癌细胞的作用。对各个部位的恶性肿瘤及转移病变,均可以进行直接的定点斩首治疗。该疗法已得到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克雷格·梅洛教授、哥伦比亚前总统帕斯特拉纳以及美国胰腺病学会前主席、秘书长阿肖克·萨卢贾的高度关注,2025年他们先后到访泰美宝法肿瘤医院,观摩缓释库疗法,开展学术交流。
于保法教授与河南大学专家学术探讨
通过参观交流,于保法教授和河南大学专家就免疫缓释库疗法治疗肿瘤中新抗原形式机制进一步合作!
于保法教授与河南大学专家合影留念
于保法教授简历
于保法,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免疫缓释库疗法发明人,主任医师,泰美宝法肿瘤医院院长,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兼职教授,美国健康科学西部大学兼职教授,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客座教授,国际转化医学会细胞与基因治疗专委会首席专家、南方科技大学恒普生命科学研中心细胞与基因治疗研究与应用高级专家、南方科技大学恒普生命科学研究中心肿瘤治疗和临床医学高级专家。1988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毕业,1990-1991美国UCSD博士后,1992-1993年Salk博士后,1994-1998 Assistant Adjunct Professor, UCSD. 在美期间主要从事癌症药物载体给药的研究和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他发明了利用肿瘤组织作为抗癌药物缓释体系的新概念和缓释库治疗方法,先后获得美国、中国、澳大利亚发明专利。该疗法整合了化疗和免疫治疗的优点,通过介入的方式首次把两者结合并应用到了肿瘤内的治疗上。集局部和整体治疗为一体,通过肿瘤内缓释给药,增加药物作用浓度和时间,既起到了化疗药物局部抗癌的效应,同时兼顾系统性免疫治疗的作用,从而弥补了其它疗法的不足,为癌症治疗,尤其中晚期的肿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特别对减少肿瘤的复发和抑制肿瘤的转移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肿瘤缓释库(UMPIC)治疗具备以自身肿瘤为抗原来源和自体疫苗的优点,也符合个体化治疗的发展趋势,已在临床应用27年,10万例癌症患者获益。